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,马化腾、李彦宏、董明珠等大佬们都说了些什么?

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,马化腾、李彦宏、董明珠等大佬们都说了些什么?

7月8日,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1)在上海开幕。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自2018年以来,已成功举办了三届。 2021年的大会将继续秉持“智联世界”的理念,坚持“高端化、国际化、专业化、市场化、智能化”的办会方针,策划多种形式的活动,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,汇聚顶级科学家、企业家、政府官员、专家学者、国际组织、投资人、初创团队等。大会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思想、技术、应用、人才和资本的集聚和交流,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同,助力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。

本次大会云集了华为、腾讯、百度、360、等数百家互联网科技企业,李彦宏、周鸿祎、董明珠等大佬出席,以下是各位嘉宾发言的核心内容摘要:

马化腾:追求科技向善就要推动AI向善,腾讯将和国家天文台联合启动“探星计划”

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,马化腾、李彦宏、董明珠等大佬们都说了些什么?"

(腾讯创始人 马化腾)

马化腾通过音频发来了致辞。他说,疫情没有阻挡上海发展人工智能的脚步。过去几年,上海集聚人才、开放场景、搭建平台,营造了良好的氛围。

马化腾透露,腾讯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手推出了“探星计划”,利用AI寻找脉冲星,探索宇宙。“人工智能不仅能上天,还能进厂,进入生活。”马化腾表示,“目前已经有上海专业制造企业把腾讯AI技术用于质检环节,实现降本增效。”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腾讯还推出了王者荣耀的AI电竞赛,以激发青年人对通用AI的研究兴趣。

马化腾表示,过去一年,AI在医疗、城市治理、非接触服务等领域为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,但人们对AI的未知仍然大于已知,追求科技向善就要推动AI向善,让AI技术实现可知、可控、可用、可靠。

马化腾表示,腾讯将进一步扎根上海,聚焦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,专注做好数字化助手,助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,期待上海为全球城市数字化贡献上海方案。

李彦宏:人工智能(AI)无疑将会影响未来40年人类发展的进程

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,马化腾、李彦宏、董明珠等大佬们都说了些什么?"

(百度创始人 李彦宏)

在开幕式上,李彦宏以“人工智能影响未来人类发展的变革力量”为题目发表主题演讲。李彦宏表示,人工智能(AI)无疑将会影响未来40年人类发展的进程。这个力量今天正在不断的汲取,在交通、金融、工业、能源、媒体等各个行业进行应用,甚至已经开始重塑整个行业的面貌,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。

对于智慧交通,利用AI、5G等新技术,加快自动驾驶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,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,让老百姓出行更绿色便捷,同时实现碳达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统一。他认为,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,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数字城市运营的一个缩影。

“交通是个民生问题,它有明显的社会属性、公共属性和服务属性,人们对于交通拥堵的感受,人们对于限行限购的感受,其实是远远超越了他对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。”李彦宏在演讲当中表示。

对于智能助老领域,在李彦宏看来,AI技术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。他指出,无论是社区养老还是居家养老,AI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,康复护理、助餐、助行、紧急救援、精神慰藉等方面都能够起到明显的作用。

李彦宏强调,AI给行业和社会带来的变革,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;AI存在的价值是帮助人,教人学习,让人成长,而不是超越人、替代人。

此外还指出,AI还在不断的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度。在演讲之前,李彦宏和百度联合开发的全球首个火星车数字人“祝融号”进行了简单对话,让人类可以通过AI技术以不同的自然语言进行自由的交流。

在演讲结尾,李彦宏强调,百度一直把探索AI视为星辰大海一样的征途。而今天,他们越来越感受到一个全新的AI智能社会即将到来。在这方面,他将一直抱有坚定的信心。

周鸿祎:城市数字化程度越高,安全挑战越大

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,马化腾、李彦宏、董明珠等大佬们都说了些什么?"

(360集团创始人 周鸿祎)

360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周鸿祎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,数字城市已经不是开发建设更多的信息化系统,而是推动城市的全面数字化转型,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驱动城市,赋能城市,重塑城市。“在此过程中,安全应该像水电气一样,成为数字城市的基础服务”。

“未来的数字城市里,既要有聪明的汽车,也要有聪明的路、智能的环境。”在周鸿祎心目中,数字城市的每一个灯杆,每一个路灯,每一个垃圾桶,甚至每一个井盖,都被数字化了。数不胜数的传感器,时时刻刻把整个城市管理的流程汇集到云端,形成大数据。“从本质上看,城市的数字化转型,就是以大数据为核心,利用物联网传感器、云计算、5G、人工智能边缘计算、区块链等技术,通过数据的生产、采集、运营和赋能,打通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,形成数字闭环。

虽然,数字城市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,但是从安全角度来看,数字化程度越高,安全的挑战就越大。周鸿祎说,“未来数字城市一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数字化环境,城市的构成不仅仅是成千上万个联网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,还包括数字化的城市基础设施。比如,智慧交通、智慧电网,各种政务云和大数据中心,以及背后数以亿万计的互联网设备,工业互联网设备、IT设备和数字化终端等。”

在这位国内网络安全引领者的眼中,数字化城市应用场景更多样,网络和数据资源数量更庞大,网络的边界消失更难以定义,网络攻击的暴露面可能无限扩大,网络安全防护的薄弱点难以预计。他建议,与城市数字化转型同步,网络和数据安全同样需要体系化建设,“将安全体系与数字体系融合,攻防能力和管控能力融合,构建真正面向数字城市的新一代能力框架”。

目前,360集团正在与上海普陀区合作打造城市安全能力框架。“在这套安全能力的框架下,能够非常容易地扩展和支撑数字城市的各种数字化场景,包括智慧交通、智慧社区、智慧能源,真正构建数字城市的安全机构。”

董明珠:在数字化时代,让世界爱上中国造

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,马化腾、李彦宏、董明珠等大佬们都说了些什么?"

(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)

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,从2016年开始就将数字化引进了工业制造领域。通过实践,格力电器已经实现了“黑灯工厂”——无人化工厂。除了“黑灯工厂”,原来要上万人的工厂现在只需要1000多人。“数字化建设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改变,是精度、质量和效率颠覆性的变化。”董明珠说,“我们在发展过程中,和高校及人工智能专家都有长期默契的配合。

董明珠说,过去大家认为工业是传统产业,没有任何先进性,而互联网则是现代企业。“但通过合作,看到了互联网时代推动了工业制造的发展。

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互联网带来的变革:从物流开始,从物料进厂、成品入库到走向市场,全产业链实现了智能化。”董明珠表示,“格力电器从过去10万人的企业只做800亿的产值,到今天2000亿的产值只用8万人来做。我们的人员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:初期我们的研发人员只有800人,现在研发人员有1.6万人,现在已经拥有16个研究院、1000多个实验室。”

现在要进入零碳排放的时代,而空调领域耗电达到全用量的15%。董明珠介绍,格力电器用9年时间研发出“零碳源”技术,还获得了国际金奖。“‘零碳源’技术实现之后,在全球温度不断上升的时候,如果都用上这样的技术,会让我们的温度降低0.5度。此外,‘零碳源’和传统技术比,原先100万元的电费用上新技术后只要20万元。”在她看来,在这个过程中,互联网不属于传统企业,而是和传统企业完美结合,才能实现真正数字化的时代。

董明珠说,格力曾经提出“科技助力打造人与自然生命的共同体”。作为一个传统制造业者,她表示,如果工业用数字化来改变的话,工业会得到更大的腾飞,更能满足技术革命和创新。

中国制造业在数字化时代一定能让世界爱上中国造!”董明珠说。

沈南鹏:相对于算力增长,生活场景下的数据挖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

from clipboard

(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、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)

沈南鹏在开幕式上发言表示,相对于算力增长,生活场景下的数据挖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

如果把“算力水平”和“应用场景”,形象地看作AI在生活领域的两条腿的话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,“算力”这条腿很长很粗壮,呈指数级增长,2020年最大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参数是千亿级别,今年年初就已经达到万亿级别。但“应用场景”这条腿相对而言,仍较短较细弱,还处于线性增长中,还有大量吃穿住行线上线下的细分场景有待开拓,生活场景中的数据挖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

其次,理解消费者情绪的服务型人工智能,有望改善未来的交互体验。为了实现更友好的“人机交互”效果,需要挖掘AI在情感计算方面存在的大量潜在应用。“社区养老”这个特定场景下,就会衍生出很多定制化、对环境感知要求更灵敏的AI产品。

最后,AI为解决看病难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。当前AI在医疗的应用较为成熟的领域莫过于医疗影像辅助诊断,而其他领域类似于在线问诊、健康管理等,可以说还处于“积极探索期”。“AI+医疗”带来的诸多可能性,让百姓们“看病难”出现了更多期待和想象空间;也激发了投身医疗人工智能的创业者、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研究者们前赴后继,可以预见这将是未来AI领域在应用层面的一个重要方向。

胡厚崑:AI普惠的瓶颈在开发效率上 而非技术和应用上

图片

(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)

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开幕式上发言表示, 人工智能让城市服务的效率和温度提升了。

他表示,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到今天,恰恰处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,从过去天上的云变成了地下的云。要加速这个进程,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建议:

一是应该汇聚各方力量,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的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,让算力像水电一样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公共资源,让智能触手可及。如果没有,则会制约城市数字化的进程。

二是是技术要扎到根,根深才能叶茂,在今天非常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下,这一点对中国产业发展尤为重要,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技术,增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韧性。

三是大胆运用技术手段去突破当前AI普惠的瓶颈。当前的瓶颈不是在技术和应用的需求上,而是在开发的效率上。现在AI开发的效率太低、太慢,严重阻碍了技术和需求的结合。现在的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手工作坊的模式,要用技术的手段去改变和提高效率。

本文由 数据分析网 编辑发布,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我们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afenxi.com/97337.html 。

(0)
上一篇 2021-07-13 06:35
下一篇 2021-07-29 18:26

相关文章

关注我们
关注我们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