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份由“票房”引发的报告——“互联网+”时代电影市场研究(Part.1)

现阶段票房究竟是如何被影响的?

2016年暑期档(6月至8月),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累计124.29亿元,较去年同期减少200万元。自7月份以来,关于票房遇冷的热议不断,一直到8月24日,仍然不见有超越去年水平的迹象。尽管票房最终以基本持平的结果收官,但业界仍然心有余悸,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前景深表堪忧。现阶段票房究竟是如何被影响的?电影制作者如何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?中国电影的方向又在哪里?为此,本报告以票房为切入点,从数据角度对电影市场做了深入观察,旨在对上述问题做一解答。

Part.1 从“钱”说起

1 2016年暑期档票房平稳收官

2016年7月份全国电影票房同比下降18.2%,引发业界热议,担忧之声此起彼伏。8月份票房同样战战兢兢,截止24日仍然不见超越去年同期水平的迹象。直到31日电影票房累计至40.66亿,才终于让暑期档(6月至8月)票房以200万之差平稳收官。

一份由“票房”引发的报告——“互联网+”时代电影市场研究(Part.1)

2 2016年暑期档成绩“不理想”

尽管结局并不糟糕,但2016暑期成绩依然“不理想”。6月至8月全国上映影片100部,较2015年多14部,累计票房124.29亿元,低于2015年同期0.02亿元;票房排名前三的国产影片贡献票房24%,低于2015年的36%。

无论是影片数量、单部影片平均票房,还是重点影片(国产电影)的产出,2016年暑期档的成绩都不尽如人意。

一份由“票房”引发的报告——“互联网+”时代电影市场研究(Part.1)

3 票房遇冷“二元论”

进入暑期以来,电影市场就时有唱衰评论,特别是7月、8月的票房数据在业界一度掀起波澜,“遇冷”的预言开始盛传。大多数评论将票房下滑的原因归结于两类,一类是“票补论”,一类是“烂片论”。

一份由“票房”引发的报告——“互联网+”时代电影市场研究(Part.1)

4 票房真的是靠“票补”撑起来的吗?

近三年票房趋势数据显示,2015年以来,票房的确有较大幅度的增长,主要表现在春节档、暑期档。2016年春节档68亿之后,票房出现大幅回落,但基本都保持在2015年同期水平。6月、7月、8月的票房数据,也只有7月份与2015年差距较大。看起来“票补”没了,似乎并未打消“为票补而来”的观众看电影的积极性,“票补论”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。

一份由“票房”引发的报告——“互联网+”时代电影市场研究(Part.1)

5 “票补论”有待商榷

我们把电影相关 App 分为三类:电影 App(以电影资讯、影评为主)、票务 App(以在线票务为主)和院线 App(院线自有客户端)。各类 App 活跃设备数显示,位于“票补”重点区域的票务 App,活跃设备量并没有随着“票补”力度的削弱而下降;而电影行业垂直类 App 和院线 App 的活跃设备数呈现缓慢下降趋势。也就是说,在没有“票补”的地方,用户活跃情况也是下降的,是整个电影票务市场的用户活跃度在减弱,票补力度影响票房的结论有待商榷。

一份由“票房”引发的报告——“互联网+”时代电影市场研究(Part.1)

6 “烂片论”确有立足之地

再来看“烂片论”。“热钱”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急功近利的市场。对于2016年暑期档的影片,行业内外评价普遍偏低,其中IP电影、粉丝电影、青春电影是“差口碑”的重灾区。

从暑期档票房TOP 10可以看出,2016年“烂片高票房”的现象好于2015年,TOP 3影片评分低的票房不过10亿,4-10名的票房和评分排列基本成正比,“烂片论”确有立足之地。

一份由“票房”引发的报告——“互联网+”时代电影市场研究(Part.1)

小结:一场“热钱”引发的“烂片”血案?

看起来似乎是一场“热钱引发的烂片血案”,但其背后隐藏的问题值得深度分析。无论是“票补论”还是“烂片论”,都反映出电影市场发展中的一系列悬而未决问题:

  • 现阶段票房究竟是如何被影响的?
  • 电影制作者如何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?
  • 与互联网的融入会带给电影行业怎样的变化?

本文由 友盟+ 投稿 数据分析网 发表,并经数据分析网编辑。版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此文请与作者联系。

本文采用「CC BY-SA 4.0 CN」协议转载自互联网、仅供学习交流,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作品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给「我们」留言处理。

(1)
上一篇 2016-10-13 00:00
下一篇 2016-10-14 00:15

相关文章

关注我们
关注我们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