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前线
-
独家揭秘!2.5亿用户的美团智能推荐平台是如何构建的?
由于 O2O 场景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和消费的及时性,我们需要做实时的推荐。相比非实时的推荐,实时推荐在数据、系统和算法方面的要求会更高。
-
Uber推出Databook平台:自动收集元数据并转化为大数据洞见
自 2016 年以来,Uber 已在平台上增加了几项新业务,包括 Uber Eats、Uber Freight 和 Jump Bikes。现在,Uber 平台每天发生 1500 万次交易,每月有超过 7500 万活跃用户。在过去的八年中,Uber 已经从一家小型创业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拥有 18,000 名员工的巨头公司。
-
马云:人机大战本身就是个笑话
在大数据智能化高峰会的主题演讲中,马云多次强调,自己“不懂技术但尊重技术”,并表示,未来 30 年,智能技术将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,所有的生活都离不开智能制造,“未来不是我们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天下,而是用好互联网公司、用好智能技术公司的天下”。
-
为什么说未来5年是工业大数云平台发展的最好时机?
1942 年,美国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“机器人三定律”, 一、机器人不得伤害人,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;二、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,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;三、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,但不得违反第一、第二定律。
-
小米上市后首份成绩单:狂赚452.36亿,AI+IoT收入翻倍
8 月 6 日上午,小米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,将于 8 月 22 日举行董事会会议,其中议程包括考虑及批准小米集团和附属公司 2018 年上半年之中期业绩。这也是小米集团上市后披露的首份财报。
-
机器学习跌下神坛?一些技术趋势正在消失
未来,在路边等待 Uber 或 Lyft 来载你或将成为过去式,届时,我们要做的可能就是走到直升机降落场,叫上一辆无人机。这种未来的“空中飞的”不仅将减少交通堵塞,而且省去了人类驾驶员。
-
知识图谱的前世今生:为什么我们需要知识图谱?
本文通过罗纳尔多这个例子引出了知识图谱的现实需求,继而给出了知识图谱的定义和相关概念,并介绍了知识图谱的 RDF 形式化表示。
-
这个技术宅用大数据找对象,现在婚都结了
为什么不通过大数据寻找约会对象?
-
关于TensorFlow你应该知道的9件事
TensorFlow 是一个机器学习框架,如果你拥有大量的数据,或者你正在学习人工智能最先进的技术:深度学习(可参阅《Step-by-Step Deep Learning Tutorial Walkthrough》https://github.com/kozyrkov/deep-learning-walkthrough ),那么,TensorFlow 可能就是你趁手的兵器。它处理的是特别大的神经网络。从某种意义来说,它就是数据科学中的工业车床,而不是瑞士军刀。这意味着,如果你要做的是通过 20×2 的电子表格生成一条回归线,那么你很可能不需要再读下去了。
-
我数学不好、不爱刷题,如何入门机器学习?
作者 | Vincent Chen 译者 | Sambodhi Liu 编辑 | Vincent 微信公众号“AI 前线”(ID:ai-front) 人们并不完全清楚机器学习入门都需要什么样的数学水平,尤其是那些没在学校里研究过数学或统计学的人,更是迷茫。 我写本文的初衷是介绍构建机器学习产品或进行…
-
每天点击数100以内的极小量渠道,如何精准地投放游戏广告?
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解决极小量渠道的,基于标签的精准投放算法——先知。
-
我们从爬取1000亿个网页中学到了什么?
现如今,爬取网页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。有很多开源框架或库、可视化爬取工具和数据提取工具,利用这些工具可以很容易地从网站上爬取数据。但是,当你想大规模爬取网站时,事情就变得棘手起来。其中包括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站格式、构建可伸缩的爬虫基础框架并保持吞吐量,与此同时还要挫败网站反机器人的手段以及维护数据质量。在这篇文章中,流行 Python 爬虫框架 Scrapy 开发者 Scrapinghub 分享了大规模爬取产品数据时将面临的主要挑战,以及他们爬取 1000 亿个网页后的经验之谈。
-
机器学习是统计学旧汤换新药?非也
最近,社交媒体上疯传一张表情包(如下图)。随着深度学习的炒作开始消退,看到这张图的人将会心一笑。“机器学习真的没什么好让人兴奋的”或者“它只是对古老统计学的改进”这类情绪越来越普遍。但问题是,这不是真的。
-
人工智能对社会的三大影响
关于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的言论满天飞,让人目不接暇。来自 Forbes 科技理事会的 Anthony Delgdao 就给我们娓娓道来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目前人工智能对社会的三大影响。
-
友盟+的数据智能生意经:如何从DI向AI进阶?
到今年为止,大数据的概念已经火了不止 7 年,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成为了新的风口,而大数据产业则慢慢沉淀下来,更多地着眼于“落地应用”。